最近帮助组里的同学review晋升材料,发现都不约而同的有如下几个共通的问题。
- 缺乏着重点以及数据支撑,目标与结果不够一致
- 材料缺少结构化,不仅体现在内容结构化上,还体现在思考结构化上
- 材料展现出来的内容没有match到「能力模型-评委版」上要求的点,给人的感觉就是内容缺少对应职级的高度
对于这几个问题,分析了一下原因
- 文档能力欠缺,平时缺少练习输出
- 缺少对对应职级能力模型的理解,或者说表达出来的内容没有往对应职级的能力模型上面靠齐
-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平时缺少思考、沉淀、准备。临场从零开始思考整理材料,这样就比较被动了
实际上,相较于表面上的原因,都很好解决。冰山之下的深层次原因,即认知还没有提升上来,这才是最要命的。
对于认知的提升,可以这么去理解。大部分刚毕业一两年的同学,基本都是在开发一线写代码,更多的处理小组长安排的比较明确的任务,解决某一个点的问题。不需要啥操心,完成安排的明确任务即可。
如果想再进一步,在能够解决好一个点的问题的基础上,就需要思考,怎么才能承接下一小块的业务,做好一小块的事情,慢慢的需要一些思考。
如果再想更进一步,那么就需要思考如何才能hold住一条线的任务,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自己需要往哪些方向发力,如何理清全链路,如何抓住重点,如何制定落地计划,如何做好过程把控,如何验收结果等等。
再进一步,那么就需要思考怎么定策略、带领整个团队在不同方向拿结果了。
学习也是一样的,一开始我们都是学习某一个点的知识,然后就是根据需要,掌握一些小块的知识。到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大部分问题了。但是呢,这个阶段的同学会有一种所知道的知识点比较零散,不能很好的串起来的感觉。此时,就需要认识到,某一类的知识学习需要体系化,结构化。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的学习需要深度与闭环。
另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提早的预判与准备。有这么一句话:“如果要问从悬崖上跳下来能够存活多久?时间实际上就是从悬崖顶部自由落体的时间。如果能够提前准备,至少能备一个降落伞,那么就能平稳着地了。”
当认知提升了之后,相信迈向下一阶段就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如果思维一直停留在码砖的阶段,那就跟流水线上的机器没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