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的最顶层视角讲管理,不太适合一线管理者阅读,对于创业者可能会有不少有效信息输入。
推荐序三
第一课,他们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
第二课也是最重要的,要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焦点仍然放在对下属的管理上,但应开始关注如何成为一名管理者。管理你的上司比管理下属更重要。所以你要问:“我应该为组织贡献什么?”
概论 管理的本质
只有超人一等的管理能力和持续改善的管理绩效,才能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防止我们变得贪图安逸,自满而且懒散。
企业的本质,即决定企业性质的最重要原则,是经济绩效。
管理层的第一个定义是:管理层是经济器官,是工业社会所独有的经济器官。管理层的每一个行动、每一项决策和每一个考虑,都必须以经济作为首要尺度。
企业管理的技巧、能力和经验是不能被照搬运用到其他机构的。
管理绝不能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
最终检验管理的是企业的绩效。唯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成就而不是知识。换言之,管理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或一种专业,虽然它包含这两方面的因素。如果试图通过向管理者“颁发许可证”,或把管理工作“专业化”,没有特定学位的人不得从事管理工作,那将会对我们的经济或我们的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管理者不仅是经济动物,同时也是开创者。只有当管理者能以有意识、有方向的行动主宰经济环境、改变经济环境时,才能算是真正的管理。
第一部分 管理企业
利润不是企业和企业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经营的限制性因素。利润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企业活动与决策的原因,而是检验企业效能的指标。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因而任何企业都有两个基本功能,而且也只有这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
包括销售、会计、质量控制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所有部门都应该担负明确的创新责任,建立清楚的创新目标,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有所贡献,并且努力不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精益求精。
生产力意味着所有生产要素之间的平衡,能以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产出。
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求生存。换句话说,企业经济学的指导原则不是追求最大利润,而是避免亏损。
管理企业必须是一项创造性的而不是一项适应性的任务。管理层越是创造经济条件或改变经济条件,而不是被动地适应经济条件,才能把企业管理得越成功。
这些关键领域的目标应该能做到 5 点:能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说明所有的企业现象;在实践中接受检验;能预测行为;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就能加以评估;能让实际经营者分析自己的实践,并因此改善经营绩效。
设立市场地位的目标,企业必须确定它的市场是什么——顾客是谁、顾客在哪里、购买哪些产品、顾客心目中的价值何在、顾客有哪些还未满足的需求
无论企业经济学的理论多么完备,分析多么周密,工具多么有用,企业管理终究都要回归到人的因素。
第二部分 管理管理者
身为管理者,意味着必须分担责任,设法达成企业绩效。如果没有被预期来承担这份责任的人,就不是管理者。而没有把这项任务当成自己首要职责的人,即使不是玩忽职守,也是不称职的管理者。
在企业管理会议上,大家很喜欢谈的故事是: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儿。”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说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精益求精,但是专精的技艺必须和企业整体需求相关。
不为自己的工作设定高标准,是不诚实的行为,不但自己会日渐堕落,也会腐化下属。只有强调专业水准和追求专业水准,才能激发每个管理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这种努力提高专业水准的做法也会带来危险,可能导致员工的愿景和努力偏离了企业整体目标,而把职能性工作本身当成目的。
要有良好的沟通,前提是先建立良好的共识和共同的语言
每位管理者的目标都应该说明他对于公司所有经营目标的贡献。
正确的管理要求兼顾各种目标,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对目标要统筹兼顾。它排斥那种普遍的、有害的经营恶习:靠“压力”和“危机”进行管理。
2024/03/01 发表想法
管理的异化
原文:因为专业管理者必须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写报告,越来越没有时间把工作做好。更糟糕的是,他们很快就知道“漂亮的报告”比实际绩效还重要,因此不只绩效一落千丈,内部风气更是日益败坏。企业需要的管理原则是:能让个人充分发挥特长,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团队合作,调和个人目标和共同福祉的原则。
或许在有效组织管理者的工作时,基本的要求是,管理者应该明白他和下属的关系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上对下的监督。
组织的目的是“让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没有任何组织能完全依赖天才,天才总是非常罕见,而且不可预测。
虽然不应该允许任何人未有上佳的表现而占有一个职位,但是,也不应该因为前领导层的错误而惩罚任何人。
要坚持高目标和高绩效,就必须系统化评估下属设定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能力。
每个人只有靠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实践,才能有所成就。
单单靠金钱奖励还不够。无论管理者或一般员工,无论在企业内外,每个人都还需要另外一种奖励——声望和荣耀。
真正的领导力能够提升个人愿景到更高的境界,提升个人绩效到更高的标准,锻炼一个人的性格,让他超越原来的限制。
2024/03/02 发表想法
通俗易懂 666
原文:瓶颈通常都处在瓶子的顶端企业首席执行官深入思考公司的事业领域。他发展并设定整体目标,制定达到目标所需的基本决策,和管理者沟通这些目标和决策,教导管理者把企业视为整体,并且协助他们从企业整体目标中发展出自己的目标。他根据目标衡量绩效和成果,并视情况检讨和修正目标。
单凭直觉行事的管理者无法胜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无论他多么才智过人、反应灵敏。首席执行官的工作必须有所规划,而且也必须根据计划来执行工作。
就和过去一样,未来的工作要求和组织结构也将不断改变。所以我们需要培养能够满足明日工作要求的管理者,而不是只能完成昨日任务的人。
其实真正重要的是自我发展,世上最荒谬的事情莫过于由企业一肩扛下发展员工的责任。真正应该承担这个责任的是个人,要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没有任何企业有能力或有义务取代员工个人自我发展的努力
第三部分 管理的结构
衡量企业规模唯一可靠的标准是管理结构,尤其是高层管理结构。公司需要的管理结构有多大,公司就有多大。
当超大型企业需要的管理层级变得这么多,即使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通常都无法从基层晋升到高层,而必须按部就班慢慢通过每个层级的绩效考验时,这家公司的规模也变得太庞大了。这样的企业不但必须倒退回温室般的主管培养方式,而且必然会面临管理人才不足的窘境,因为他们未能充分利用最宝贵的资源,违背了我们社会的基本前提。
管理者要诊断出企业的成长状况,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分析达到目标所需的活动、分析需要制定的决策,也分析不同的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
第四部分 管理员工和工作
“生产力是一种态度。” 一换句话说,员工的工作动机决定了员工的产出。
工作的组织方式必须设法让个人所有的长处、进取心、责任感和能力,都能对群体的绩效和优势有所贡献。
一个人的能力增强居然会形成自己和同事的一大威胁,真是罪孽,也是很糟的工程规划。
第五部分 当一名管理者意味着什么
管理者无论做什么事情,应该一方面是短期的权宜之计,另一方面也符合长期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善用时间的管理者也花很多时间思考上司的问题,以及思考他对上司、对整个企业的成功可以有什么贡献。
管理究竟是艺术,还是直觉?我的答案是:“都不是。”我们可以系统化地分析管理工作,也可以学会管理者必须做的工作(尽管不见得总是有人教)。不过,有一种无法学会的品质,一种管理者无法获取却必备的条件。它不是人的天才,而是人的品格。
战略性决策无论幅度、复杂度或重要性如何,都不应该通过问题解决方式来制定。的确,这些特殊管理决策最重要而困难的部分,从来都不在于能否找到正确答案,而在于能否提出正确的问题。因为最徒劳无功的做法(即使不是最危险的做法),莫过于为错误的问题寻找正确的答案。
决策包含了 5 个不同的阶段: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制订可行的替代方案、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把决策转化为有效的行动。
决策的首要任务是找出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并且界定问题。在这个阶段,花再多的时间都不为过。
如果管理者必须花时间来推销决策,那么这一定不是个适当的决策,也无法有效执行。
管理决策的本质就是要通过他人的行动,来发挥决策的有效性。
在将来最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教育,也不是技能,而是一个人诚实正直的品格。